白参菌栽培技术-白参菌栽培技术规程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白参菌栽培技术,以及白参菌栽培技术规程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 今天给各位分享白参菌栽培技术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白参菌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1、白根药材怎样种植?
1、中耕除草
白芨在田间管理除草要求很严格,一般一年需除草3-4次。第一次在3-4月出苗后;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,因此时杂草生长快,白芨幼苗又矮小,要及时出尽杂草,避免草荒;第三次在8-9月;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,铲除杂草。每次中耕都要浅锄,以免伤芽伤根。
2、追肥
白芨是喜肥的植物,应结合中耕除草,每年追肥3-4次。第一次在3-4月齐苗后,每亩施硫酸铵4-5公斤,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;第二次在5-6月生长旺盛期,每亩施过磷酸钙30-40公斤,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,撒施在厢面上,中耕混入土中;第三次在7-8月,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-2500公斤。
3、灌溉和排水
白芨喜阴湿环境,经常保持湿润,干旱时要浇水,7~9月份早晚各浇一次水。白芨又怕涝,大雨及时排水避免伤根。
一、白芨生长特性
1、气候要求:喜温暖、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。要求肥沃、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,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。不耐寒,零下15度会发生冻害。
2、分布: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和贵州。
3、土壤: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。PH值:5.5-7为宜。
栽植地:要求肥沃、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,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。
白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,其种植方法如下:
1. 土壤选择:白参生长喜好黏土质或黏砂质土壤,要求土壤肥沃、排水良好、通气性好,PH值在6-7之间。
2. 清理土地:在栽培前需要清理土地,除去杂草和杂质,使土地平整。
3. 种子处理:将白参种子倒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,然后晾干。
4. 播种: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,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,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,保持适宜的湿度。
5. 管理:白参生长期较长,需注意及时除草、松土、施肥和浇水,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。同时,要注意防治病虫害。
6. 收获:一般在种植后3-4年,待白参的根茎逐渐增粗,可进行采收。将根茎挖出,去掉泥土,晾干或加工。
需要注意的是,白参的种植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种植。
1、选地、整地
选阳光充足、肥沃、腐殖质土或肥沃深厚,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,每亩用堆肥或圈肥1500-2000克、加拌磷肥20-40千克作基肥,基肥撒匀后深耕20-30厘米,耙细整平作畦,畦宽1-1.2米。
2、选取种子
选取饱满、无裂痕、不畸形的白茅根种子,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,处理时间为12—16小时。
3、繁殖方式
于春季清明至谷雨节,在造好墒的畦内,按行距开20—25厘米的浅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然后覆土1厘米左右。种完后浇水,20天左右出苗。
4、田间管理
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。整个生长期注意除草,浇水和追肥,防止草害。
5、病虫害防治
1)根腐病:为害根部,时期多在多雨季节时发生。防治方法:①清园;②用石灰处理病穴;③用50%退菌特500倍液喷根茎部。
2)蚜虫:以吸食茎肉汁液为害。防治方法:冬季清园,喷洒50%杀螟松1000-2000倍液或8%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。
6、收获加工
播种后1—3年收获,一般于秋、春其茎叶和根一起采挖,保持要件系完整,去净泥土,晒半干后扎成小把,再继续晒干或阴干后保存,不受其它污染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参菌栽培技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白参菌栽培技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