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原种瓶转栽培袋,以及培育原种的容器一般是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 今天给各位分享原种瓶转栽培袋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培育原种的容器一般是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  1. 代料培养的含义?

1、代料培养的含义?

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,如木屑、蔗渣、棉子壳、稿秆等作为主要原料,添加一定量的麦皮、米糠、饼粉等辅助料, 配制成培养基以代替传统的木材栽培香菇。代料栽培的原料 来源充足,方法简便,成本低,收益快,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 栽培技术。 代料栽培香菇的方式很多,有塑料袋栽培,熟料开放式栽培和菌砖栽培等形式。而以菌砖栽培最为普遍。

中文名

代料栽培

条件

利用各种农副产品

添加

一定量的麦皮、米糠

配制成

木材栽培香菇

快速

导航

主要步骤:

技术关键

工艺流程:

栽培季节及菌种的选择→配料→拌料→装袋→灭菌→接种→发酵管理→变温催芽→出菇(或它他食用菌)管理→采收→采后管理。

主要步骤:

(一)栽培时间

确定栽培时间,因品种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。菌砖栽培大多采用上海农科院所筛选的优良菌种一“7402”号,这一菌种出菇快,菇期长,产量高。在5~20℃的气温下,均能形成子实体。一般于六月上旬开始制备原种。八月进行菌丝培养,十月上、中旬挖瓶压砖。十一月下旬开始出菇,至次年五月采收结束。

(二)培养料配制

木屑或蔗渣

78%

麦皮或米糠

20%

蔗糖

1%

石膏粉

1%

按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混合,加适量的水拌匀,含水量 65%左右,pH植调至5.5~6,然后装入广口瓶或聚丙烯塑料薄膜袋中,经高压灭菌后,冷却备用。

(三)接种培养

将经灭菌的料袋或料瓶移入无菌室或接种箱中,以无菌操作接入原种。每瓶原种可接种70~80瓶(袋)。 接种后把料瓶或塑料袋及时搬进培养室,在23~26℃条件下培养。因这时大多气温高,要尽量设法降温,不宜超过26℃。培养期间应注意观察菌丝生长和杂菌发生的情况,遇不良情况,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。一般经过50~60天的培养,菌丝布满全瓶并达到生理成熟就可挖出压砖。

(四)压制菌砖

温度降到25℃以下时,就可把培养好的菌丝体连同培养基从瓶内挖出。挖瓶时,先把瓶面的老化菌被挖去,然后整块挖出,尽量不要挖得太碎,有利压砖后菌丝恢复生长。压砖时用一个长45厘米,宽25厘米,高5~6厘米的活动木框,放于栽培架的塑料薄膜上,将挖出的菌丝培养料倒入,整平,用手心或木板压实,边缘压紧些,以利成形。每块相距3~4厘米,保持良好通风。放满一层架后,立即覆盖塑料薄膜以利保温保湿培养。

(五)管理

压砖后,温度要控制在20~25℃范围,3天后表面萌发出白色纯菌丝,并逐渐愈合,7~10天菌砖表面慢慢由白色变为 淡褐色至棕褐色,成为一层保护膜而连结成块。这期间管理上要注意,压砖后一周内勿掀动薄膜,只在出现26℃以上的高温、表面产生黄色小水珠时,才掀动薄膜降温。这样既可防止菌丝徒长,又能控制杂菌蔓延。一周后可揭膜通气,其次数视气温而定,高温时早晚各一次,20℃以下,可数天一次,两周后,出现红褐色积水时,必须用洁净的纱布擦干。但不能移动菌砖,以免底层积水;造成褐色菌膜增厚影响出菇。

菌砖表面变色同出菇关系极为密切,据试验观察,表皮深褐色出菇较迟且稀。但朵大;黄褐色,出花早、密、朵中等,产量较高;灰白色,出菇早也密.但朵小质量差。一般变色快慢、深浅,除品种不同外,与菌龄、温度、基质、光线等有密切关系。故培养中应注意掌握好这些条件。

一般管理得当,条件适宜,压砖后一个月就能出菇。出菇后菌砖应排成“人’字形,以扩大出菇面。

代料栽培是利用各种农副产品,如木屑、蔗渣、棉子壳、稿秆等作为主要原料,添加一定量的麦皮、米糠、饼粉等辅助料, 配制成培养基以代替传统的木材栽培香菇。

代料栽培的原料 来源充足,方法简便,成本低,收益快,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 栽培技术。 代料栽培香菇的方式很多,有塑料袋栽培,熟料开放式栽培和菌砖栽培等形式。而以菌砖栽培最为普遍

关于原种瓶转栽培袋和培育原种的容器一般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 原种瓶转栽培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培育原种的容器一般是、原种瓶转栽培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